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飞艇倍投的几种方法 > 新闻动态 > 古天乐倒贴钱无人投! 影帝开网约车, 港片已死?

古天乐倒贴钱无人投! 影帝开网约车, 港片已死?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5:46    点击次数:76

港片寒冬有多残酷?古天乐自降片酬无人问津,影帝开网约车成常态

2025年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春茗晚宴上,古天乐一句"现在不是减薪的问题,是根本没人投资",将港片业推入舆论焦点。这个曾缔造《无间道》《食神》的东方好莱坞,如今全年票房不足14亿港元,影院倒闭潮持续蔓延。当古天乐这样的票房保证都要自降片酬求投资,我们不禁要问:港片究竟怎么了?

前TVB艺人沈震轩化身网约车司机,两个月接单107次;梁珈咏在商场摆摊卖货,戴耀明在茶餐厅端盘子。就连刚斩获亚洲电影大奖的刘青云,也为新片主动降薪。古天乐透露,部分剧组工作人员已八年未涨工资。这种现象的背后,是影视产业链的全面瘫痪——投资方撤资导致拍摄计划锐减,从主演到幕后人员都失去生存根基。

2025年贺岁档三部港产片票房总和,竟不及2024年《饭戏攻心2》单部成绩。警匪、廉政公署、黑帮题材被网友戏称为"排列组合游戏",连反派台词都成了固定套路。这种创作惰性直接导致观众审美疲劳:《海关战线》《焚城》等大制作在内地市场接连失利,"古天乐批量生产烂片"的调侃甚嚣尘上。当资本为规避风险不断复制成功模式,最终只会让市场陷入恶性循环。

面对绝境,古天乐发起"拍住上"计划并自掏腰包拍新片,杜琪峰等名导也在尝试突破。但资深监制田启文坦言:"现在开镜的电影一只手都数得过来。"个人努力为何难敌行业寒冬?创新乏力、人才断层与资本撤离形成死循环,即便政府推出专项基金,流媒体合作新模式仍需时间验证。港片突围,需要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变革。

当铜锣湾的霓虹不再为电影海报闪烁,当"东方好莱坞"的名号逐渐被流媒体取代,港片的出路究竟在哪里?继续依赖情怀牌,终将耗尽最后一批观众;墨守成规,只会加速行业消亡。正如古天乐所言:"我们需要被看见。"这场关乎文化传承的生存之战,需要从业者放下身段拥抱新技术,更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守护这份光影记忆。

互动话题:你心中最经典的港片是哪部?如果让你为港片复兴献计,你会给出什么建议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。



下一篇:没有了